敲寺院铜钟有什么讲究
发布时间:2022-04-23 09:33:44点击量:
在我国历史上,铜钟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,在古代寺院铜钟曾是皇帝祈雨、佛教徒做佛事,人们朝拜和游览的场所。由于中国是钟的故乡,随着印度佛教渐次传入中国,中国的佛教僧人又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器——佛钟。明、清两朝,每逢辞旧迎新之际,寺院都要举行敲钟仪式,那敲寺院铜钟有什么讲究。
佛钟包括大钟和小钟,它们的鸣法非常的繁杂,不同的佛事活动有不同的叩击鸣法,不同的流派和地域也有不同的叩击鸣法。一般说来,佛钟有三下、七下、十八下、三十六下、一百零八下的叩击鸣法。
在僧众们斋粥下堂、参禅完毕、早晚巡视或吃茶下床的时候,鸣三下;在住持早晚到佛前行香、住持进入僧众讲堂的时候,鸣七下;在斋时僧众进入斋堂的时候,鸣十八下,叫做“入堂钟”,入堂钟是按照进斋的次序而逐次完成的;而三十六下则是集三通击鸣之和,总成一百零八下。
一般的游人、香客到寺院都要撞铜钟三下,至于为何要撞三下?据说撞钟三下,分别代表福、禄、寿。这里的福指的就是福喜临门,禄指的就是高官厚禄,寿指的就是延年益寿。所以凡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,大都要撞钟三下,以祈身体健康、福禄呈祥、烦恼消除、善根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