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
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金天德大铜钟

发布时间:2021-09-11 10:06:38点击量:

在淮安“勺湖园”北侧,毗邻勺湖书院有一个钟亭,内悬一金代天德辛未年九月十四日铸成的大铜钟,故名“金天德大钟亭”。该钟高1.98米,底口径1.32米,厚8厘米,重1.75吨。钟身呈圆柱形,钟纽造型为连体双龙,身上披挂鳞甲,四足撑立,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王五子蒲牢的形象。因蒲牢生性好鸣,于是被“量才”使用,置于钟顶,期望钟声能因蒲牢相助而洪亮悠扬。肩部九乳,相距均匀,腰部有三道弦纹,使钟腰呈上下两部分。


1-210911100FQX.jpg


上部铸有“皇帝万岁,重臣千秋;国泰民安,法轮常转”十六个阳刻楷书大字,分列四面。并有铭文十四行,每行二十字,约二百四十余字,楷书阴刻,系介绍此钟的铸造经过及官民姓氏。钟唇呈八瓣荷花形,钟口有阴刻“最响”二字。而“九”的十二倍正是“一百零八”,是把“九”的意境推向一定的高度。钟上文字“笔画清劲。从钟上铭文可知,经过三次铸造才铸成此钟。第三次是在将铜料筹集齐备后,太守及合郡官员等众亲临观看。


1-210911100GM37.jpg


该钟铸成后,本置于邳州阳山寺,何时运来淮无可考。据清《乾隆淮安府志》、《同治重修山阳县志》记载,此钟“本在北角楼,俗称钟楼,角下有铁人,不知何时移入城楼”。民国《续纂山阳县志》记载:“金天德大钟在北门城楼”。新中国成立后,1958年淮安县人民政府于府学遗址建青年公园,将此钟移入公园钟亭内,六十年代初在公园北侧建立了县文化馆,此钟即存放在文化馆院内。1982年勺湖园建成对外开放,淮安市人民政府将此亭移于园内,并建钟亭一座。


1-210911100H51a.jpg


关于此钟如何由邳至淮有一个美丽的传说:淮安有一口灵钟,在旧城北门楼上。相传,在淮安西湖(淮安城西旧时为湖泊,即管家湖)未涸时,每逢风雨交加的夜晚,行舟人常常听到湖心钟声响亮。当地居民因此就注意察看。在一个风雨的夜半,果见有二口巨钟浮斗水面,于是即告诉官府,官府即派人捕捞,得到其中一口钟,悬挂在北门城楼上,击之,声闻数十里。此虽为传说。但邳卅原属淮安府,可能是当时发大水时,将此钟冲漂至淮亦未可知。